這種灌香腸兒其實和“腸”沒太大關系。它是用淀粉在籠屜上蒸成大坨兒,晾涼了后用刀旋成不規則的片兒,在大鐵鐺里用油炸了,澆上蒜汁兒吃的。請注意這個“旋”字,很多號稱北京風味的餐廳里所賣的灌香腸兒之所以不是那么回事兒,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不是“旋”出來的,而是切出來的。炸灌香腸兒的技術之一,就是要炸到薄的地方焦脆,厚的地方嫩軟,只有旋成有薄有厚、不規則的菱形片才能出這個效果。吃灌香腸兒講究是拿牙簽扎著吃,因為若是炸老了,扎不動;炸嫩了、散了,扎不起來。這吃法兒本身也是檢驗灌香腸兒質量的手段。
吃灌香腸兒必須要澆蒜汁兒。灌香腸兒能吃出肉味的奧秘也就在這蒜汁兒上。蒜汁兒做起來也有技巧。把大蒜瓣兒放在一碗里,撒上一點點鹽后,用木制的蒜槌搗爛了,然后再用涼開水一激。注意,蒜必須是搗爛的,而不能用刀切或拍。必須用涼開水,因為水一熱了,就出蒜臭。另外,搗蒜之前放了鹽,蒜才不會亂蹦。
